職業計劃(怎么做職業規劃?)

2022-09-10 08:17:08 投稿:匿名網友
熱度:27

職業規劃(如何做職業規劃?)

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不一樣,這取決于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和格局的大小。

—1—

什么是自信水平?

你認為你能做大事嗎?

如果你想很久,似乎我這輩子是在跟蹤一個人。吃飯就好了,我也不奢求太多。

那么你的職業規劃的時間單位就會比較小,而且會比較短,所以能抓到什么就抓到什么。

但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和未來的成就足夠自信,就應該下一盤大棋,用更長的時間線去思考職業規劃。

因此,你的資源網絡的自信程度和格局決定了你職業規劃的大邏輯。

聽起來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

如果一個人今天60歲退休了,回顧他的歷史,他知道他在50歲的時候創辦了一家年收入30億的公司。

那么如果他提前知道這件事,回到18歲,他會怎么做呢?

他可能會想,我50歲的時候想做30億的公司,但我其實可以做100億。那時候我最缺什么?

我最缺的是理工科基礎,很多東西都不扎實。

那么這個時候他會做什么呢?

大學四年后,他可能會學好理工科。

雖然學理工科可能賺不到錢,但他心里并不害怕,因為他知道自己50歲就能賺到30億。

然后,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他去找了一個很低級的工作叫精算師。他接下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積累50歲時需要的能力,雖然他可能賺不到什么錢。

所以你看,他為什么能有這么大的專注力?

因為自信,50歲就能賺30億。這種自信來自于什么?

因為他看到了歷史。

那么,當你站在18歲的時候,如果讓自己來指揮這一生,你覺得50歲、40歲、30歲的你能做什么?

你的格局越大,你做的長期規劃就越多。

以前每當有人問我,我兒子會報考什么專業?我會推薦他學習數學。

因為數學基礎能力太重要了。

但是后來我開始有點改變。

如果有人再問我,我會根據他的情況來回答。每個家長的心態都不一樣。

比如父母的心態是讓孩子找一份高薪的工作養活自己,那么我會推薦他去學計算機專業。

因為計算機專業很容易找到工作。

父母越有錢,就越希望孩子學習藝術和歷史,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因為他的孩子一輩子都能吃喝。

因此,你對自己的未來有多大的信心決定了你會用多大的模式來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2—

在當今的商業社會,賺很多錢并不容易,但是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餓死自己并不那么容易。

關于職業規劃,如果我給出一個大概的建議,那就是:

永遠不要做一些賺更多錢的事情來避免饑餓,但從長遠來看沒有幫助。

具體來說,賣了你的時間之后,就沒有什么可以成長的了。

換句話說,你必須選擇一份能掙兩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是你的工資。

第二個收入是你的能力、資歷和成長。

我常說,35歲之前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收入。

每個人都是只會下金蛋的鵝。養肥這只鵝就是所謂的生長。

當我們還是新人的時候,選擇更重要的崗位,承擔更多的風險和責任,獲得更多的成長,比收入本身更重要。

如果你成功了,你會有所收獲。即使你失敗了,你也不會失去什么。你還年輕。

35歲以后,你最終會發現,為了7000元和7500元的工資,憤怒地從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多么愚蠢,甚至不惜撕破臉皮。

在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公司,有一個值得尊敬的老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獲得的價值遠遠超過500元,遠遠超過1萬元和1.5萬元的差距。

年輕的時候,把成長當成自己最大的收入。

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卻是最大的耐心和智慧。

如果沒有第二次收入積累,你永遠不會獲得第一次收入增長。

—3—

至于職業規劃,如果畫一個時間線,一個人在25-35歲、35-45歲、45-55歲這三個人生階段的賺錢方式一般都是有規律的。

25-35歲階段,是爭取體力和智力的階段。

剛參加工作時,我努力加班。為什么呢?

因為我要靠體力來換取經驗、能力和資源的增長。

35-45歲階段,是拼智力拼資源的階段。

這個時候,你不能和25歲的人打架。

但是,你有年輕人沒有的經驗和資源,還有對事物的判斷。

所以在這個階段,你靠智力和資源掙錢。

到了4資源網5-55的階段,就是拼人脈和資本的階段。

這時,你的經驗積累速度開始放緩,你的知識資源網絡結構開始趨于穩定,你的智商實際上逐漸減弱。

但是你積累了很多人脈和好資本。

所以在這個階段,你靠人脈和資本掙錢。

這是職業規劃的三個階段。

所以你看,當你有足夠的信心和更大的格局,你會發現你的職業生涯是30年規劃好的。

臨終遺言

最后總結一下。

每個人的職業規劃都不一樣,這取決于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和格局的大小。

你越自信,格局就越大,你要做的長期規劃就越多。

永遠不要做一些賺更多錢的事情來避免饑餓,但從長遠來看沒有幫助。

你必須選擇一份能掙兩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是你的工資。

第二個收入是你的能力、資歷和成長。

如果沒有第二次收入積累,你永遠不會獲得第一次收入增長。

同時,職業規劃應該分為三個階段。

25-35,為體力和智力而戰。

35-45,拼智力和資源。

45-55,連接人與資本。

當你有足夠的自信和更大的格局時,你應該以30年為單位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下一篇:惠崇春江晚景的詩意思(惠崇春江晚景學習要點解析)
上一篇:孟婆湯是什么?(孟婆湯是用啥做的?)